死掉的螃蟹不能吃,為什么?
作者:chunzhi 發布時間:2022-09-11死掉的螃蟹不能吃,為什么?
“秋風起,蟹腳肥。”對于秋天來說,必然少不了一道美食——螃蟹。但是不知道大家在購買螃蟹時有沒有一個疑慮,就是“螃蟹/海鮮死了以后不能吃”,這是為什么呢?但另一方面,有的時候我們還會在超市里看到一些冷凍、解凍、甚至分解開的螃蟹,這又是怎么回事?死掉的螃蟹,到底能不能吃?還有哪些海鮮死了不能吃?
螃蟹必須要吃活的?螃蟹死后到底是怎么變得有毒的呢?事實上,我們所說的“死掉的螃蟹有毒”,是因為螃蟹死后,蟹體很快僵硬和自溶,體內細菌、微生物等會迅速繁殖、擴散到蟹肉中去。同時,細菌會將蟹肉蟹黃內的蛋白質分解為有毒的“組胺”,容易引起人體過敏性食物中毒;還可能產生“類組胺”,同樣是有毒物質,會引發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頭暈等癥狀。
螃蟹死亡時間越長,體內的組胺、類組胺物質就越多,這種變化人眼是無法看出來的,變化程度也無法估算,所以只能一概而論:死掉的螃蟹不能吃。不過,如果是剛剛死去的螃蟹,立馬扔進鍋內,細菌還來不及繁衍就被高溫殺死,那這樣的螃蟹還是可以吃的。另外,也不是所有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,一些海水蟹離開水后很容易就死了,在捕撈后做好速凍和保鮮,一般情況下不會變質,沒有異味也是可以吃的。